第十六屆“當代杯"全國幼兒教師職業技能大賽--教案 |
|||
參賽作品名稱 |
《春天》 |
參賽作者 |
劉柯利 |
教學領域 |
語言 |
年齡段/班 |
中班 |
設計意圖 |
《春天》這首詩歌中有許多豐富的詞匯:跑、跳、飛;它具有一問一答的句式特點;多用擬人和反復的修辭手法;在內上生動形象地呈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與美麗。中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,詩歌多以文字傳遞畫面感,因此需要教師利用可視化、可感受的材料搭建支架,共孩子們欣賞和誦讀。 |
||
活動目標 |
1.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,感受詩歌中所蘊含的語言美、意境美。 2.在合作朗誦詩歌中,初步了解詩歌問答句式的結構特點。 3.通過理解詞語“跑”“跳”“飛”,感受春天到來的快樂。 |
||
重點難點 |
重點:初步理解詩歌內容,體驗誦讀詩歌的樂趣。 難點:感受詩歌中所蘊含的語言美、意境美。 |
||
活動準備 |
1.經驗準備:幼兒已觀察過春天的景象和變化,有一些關于春天的經驗感受。 2.物質準備: (1)節律圖譜 (2)表現詩歌內容的動態PPT。 |
||
活動過程 |
一、通過提問,導入活動。 1.師:仔細看我的圖片上有兩個字,認識它的小朋友大聲地說出來。 幼:春天 2.你看到的春天昰什么樣的呢? 二、通過聽賞,教師引領幼兒學習詩歌,理解詩歌內容 師:今天,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首關于“春天”的詩歌,請你們仔細地聽聽,詩歌里說的春天是怎么來的呢? 1.聽賞,了解詩歌內容。 (1)幼兒完整聽賞,整體感受詩歌。 師:聽完這首詩歌,你有什么樣的感受? 師:春天怎么來的? 幼:花開了,春天就從花朵里跑出來。(幼兒邊說,教師出示相應的圖文符號) 幼:......(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節律圖譜) 師:第一次有許多地方沒有聽清楚,這很正常,接下來我們多聽幾次,認真地聽、用心去聽,就一定能從詩歌里面找到答案。 (2)播放PPT,跟隨音樂和畫面,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詩歌內容。 師:這一次,我們帶著問題,觀看著圖片再來仔細聽一聽。 根據幼兒的回答,補充整首詩歌內容。 (3)分段聽賞,并播放相應PPT,加深幼兒記憶。 師:這首詩歌一共有三段,在我們剛才的誦讀中,第幾段聽得不是很清楚,還需要再聽一遍? 幼:... 師:將幼兒提出的比較困難的地方,再次單獨朗讀。 2.理解詩歌內容 師:從花朵里跑出來的春天,從綠色里跳出來的春天,他是什么樣的心情? 幼:高興、快樂、興奮...... 師:美麗的春天好喜歡各位小朋友,他好想跟小朋友們見面,所以花開了、草綠了,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出來,跳出來,可興奮啦! 師:春天來了,我為什么會感到高興呢?在春天里有哪些讓人高興的事情? 幼:..... 三、通過吟誦詩歌,體驗與同伴合作朗誦的樂趣。 1.完整試讀 師:這么美的詩歌,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。 2.提醒幼兒有感情地、有節奏地誦讀。 師:誦讀詩歌的時候節奏和語調也特別的重要,我們可以用什么樣的方法,好聽地來誦讀這首詩歌呢? 3.播放背景音樂誦讀 師:讀詩歌還可以讀得更美呢,借助背景音樂,咱們一起試一試。 4.通過對答的方式,誦讀詩歌。 (1)約定比賽規則 師:這首詩一共有三段,每一段有兩句話,前一句昰問題,后一句昰答案,誰來讀問題,誰來讀答案? (2)開始比賽 分老師與幼兒讀:老師來提問,你們來作答。 *交換 結尾:在這首詩歌里,春天會跑、會跳、會飛,充滿了生命力,顯得活潑又可愛。這么美的詩歌,讓我們接下來也分享給其他小朋友吧。 |
||
活動總結 |
在教學活動,我主要采取了三種有效支持策略,一是借助多媒體通過動圖呈現春天的生機勃勃,充分營造美的意境,并用音樂渲染,教師充滿感情的誦讀來營造美的意境;二是采用多形式地誦讀,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;三是教師提問,講究有效性,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,多以描述性提問為主。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,在多形式的誦讀中陶醉于詩歌之中,目標達成效果較好。 本文為“當代杯”教師大賽原創作品,只做分享、學習、交流使用,抄襲必究
—— ——當代學前教育網—— ——
|